
阅读 585 2022-03-01 10:48:58

阅读 781 2023-09-01 16:44:45
在我国疾病十大死因中,心脑血管疾病仍然高居榜上第一名。
而其中,心肌梗死就是最恐怖的心脏疾病之一,发作突然,要赶在黄金抢救时间进行治疗非常困难。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每延误 30 分钟治疗,死亡风险将增加 7.5%。
因此,我们一旦出现相关症状,千万要马上就医,别觉得自己还可以撑,才能抓住抢救的时机。
影响心肌梗塞死亡率的关键,是从“症状发生”开始算,到“心导管灌流治疗”为止,可以分成三个时间阶段:
· 症状发作至救护后送时间
· 救护车运送时间
· 到院后紧急心导管时间
其中的关键是“缩短到院前的救护时间”。
心肌梗塞的高风险人群包含三高(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,还有慢性肾脏功能不良、以及曾有心梗病史的人,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持续 30 分钟以上,就要马上叫救护车送医。
· 胸痛
· 胸闷
· 上腹痛
· 呼吸困难
· 冒冷汗
这些症状简单来说,可以用一句口诀来概括,也就是“心痛喘、冒冷汗,马上叫救护车”。
如果在等待救护车到达前已休克昏迷,周围人应帮助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(CPR)抢救,如果现场有第三人请至最近的体外除颤器(AED)地点取回机器来抢救。
而其实想要预防急重症,还是要注意定期回诊、控制慢性病。
另外,如果有相关病史,或是高风险人群,可以在身上携带一张“就医卡”,填入慢性病史、用药信息、就诊医院,并告知同住者以上内容,在打 120时也可以及早告知,救护人员能更精准地判断病情、送往合适的医院,也帮助到院后医生精准用药、提高诊治效率。